主要是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讨论人或智能机器人的记忆回忆兴奋的一些特点

3 提交 / 0个新回复
最新回复
主要是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讨论人或智能机器人的记忆回忆兴奋的一些特点

兴奋、记忆在大脑中枢的各个局部都能发生。所有的记忆都以主注意对象(见注意力问题的系统讨论)为意识标记,主注意对象在皮质只能是感觉中枢的记忆柱群,是皮质的主要兴奋。
我们或智能软件如何记忆、回忆呢?。这里讨论的是相对宏观的记忆与回忆。
记忆可在感觉中枢、额页、状态中枢发生,回忆也同样,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曾经成为主注意对象的对象的记忆、回忆问题(其它的可以看我的注意力问题的系统讨论),对一对象如何注意、记忆与回忆是在遗传(或编程)的基础上奖惩学习的结果。
两对象(包括刺激与回忆对象)之间所对应的记忆柱之间的记忆联系更多的是:

  1. 先后兴奋的对象之间的记忆联系。
  2. 兴奋对象与主注意目的对象之间的记忆联系。
  3. 兴奋对象与亚主注意目的对象之间的记忆联系。

  先后兴奋及同时兴奋的记忆柱群之间的联系的机理,见前文及我的拟人智能的实现。
考虑刺激之间的记忆联系,我们必须同时讨论大脑皮质与状态中枢的记忆情况。
先后刺激的联系。
在同一个目的下且刺激转换较快的情况下,先后刺激一般类似于先后兴奋的记忆柱群之间的记忆联系。而如果它们作为不同的主注意目的对象时,在状态中枢的记忆与同时记忆的相似。
同时刺激的联系。
  对于同时刺激,一般是一个是主注意对象,另一个是亚主注意对象,或作为同一个主注意对象进行注意。
当主注意目的发生转换时,前一个主注意对象如果动力预期达到一定程度,在新的主注意目的下,它会成为亚主注意目的。前后主注意目的进行转换时。在完成或实现前一主注意目的的过程中,会对后一主注意目的对象进行动力预期,两个主注意目的对象会有在状态中枢会有强的记忆联系产生。主注意目的在转换时,前一注意目的对象也存在动力预期,前与后主注意目的对象建立有记忆联系,这样一般情况下它可能成为亚主注意目的。
关于主注意目的对象与亚主注意目的对象及主注意对象等在状态中枢的记忆联系看我相关的文章(注意力问题的系统讨论)。
智能软件或婴儿学习的早期,它们的感觉中枢的兴奋应受到抑制(不光感觉中枢,各个中枢都应受到抑制),一般刺激不会引起它们的一定强度的兴奋,其兴奋主要是主注意对象的兴奋。这样有利于通过先天的编程及奖惩学习选择来选择记忆联系,而尽量使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刺激不能建立起习惯性记忆联系。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传入信息的选择。否则我们很难通过中介奖惩刺激来开始早期的学习。同时这样也有利于皮质中枢与状态中枢建立对应的记忆联系(这见我相关的文章,是假说,证据是不足的)。举例说明。
因而,早期(比如人类的婴儿期或才编程出来的智能机器人)神经通路之间的兴奋能力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的好处是:1、可能有利于皮质与状态中枢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见相关文章)2、自发的兴奋相对难于发生,兴奋往往由刺激引起,从而使兴奋记忆与环境相一致。3、皮质的兴奋记忆被奖惩高度选择,强化也被奖惩高度选择,有利于逐渐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习惯系统。也有利于中介奖惩刺激的形成(抑制也有利于主注意对象的充分兴奋,更有利于记忆,否则兴奋能迅速发生转移,从而使记忆不充分)。4、当神经通路之间的兴奋关系与环境相适应后,再让兴奋能力增强或习惯化显然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否则(指一开始神经通路之间的兴奋能力就强)会干扰与环境相适应的兴奋关系的选择形成。举例说明。
所以在婴儿期,神经的兴奋能力应受到抑制。